胃肠炎是胃肠表层黏膜及深层组织的重剧性炎症。胃、肠的炎症多同时或相继发生,故合称胃肠炎。
按其病因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胃肠炎;
按其炎症性质可分为黏液性、化脓性、出血性、纤维素性和坏死性胃肠炎;
按其病程经过可分为急性和慢性胃肠炎。
原发性胃肠炎的原因包括:
1、采食了发霉变质、冰冻腐烂的饲料或污染的饮水;
2、采食蓖麻、巴豆等有毒植物或有刺激性化学物质,如酸、碱、砷、磷、汞等。
3、饲养管理不善、气候突变、卫生条件不良、运输应激等可使机体抵抗力降低,容易受到条件性病原的侵袭而发生胃肠炎。
4、滥用抗生素使胃肠道菌群失调。
继发性胃肠炎常见于各种病毒性传染病(猪瘟、传染性胃肠炎等)、细菌性传染病(沙门氏菌病、巴氏杆菌病等)、寄生虫病(蛔虫等)及一些内科疾病(肠变位、便秘等)。
急性胃肠炎:精神沉郁,食欲减退或废绝,脉搏增加,呼吸增数。舌苔重,口臭;腹泻时粪便较稀软,有恶臭或腥臭味,有时混有黏液、血液或脓性物。病初肠音高亢,逐渐减弱至消失;
重症的猪肛门松弛、排便失禁或呈里急后重,尿量减少。腹痛和肌肉震颤,肚腹蜷缩。体温升高,病情严重时体温降低,四肢、耳尖等末梢冰凉,心率增快,脉搏微弱。眼结膜先潮红后黄染,常呕吐带有血液或胆汁的内容物。因机体脱水而血液浓稠、尿少,眼球下陷,皮肤弹性降低,呼吸、心跳加快。后期发生痉挛、昏迷,因脱水而消瘦,衰竭而亡。
慢性胃肠炎:眼结膜颜色红中带黄色,食欲不定,舌苔黄厚;异嗜,喜食砂土、粪尿。便秘或者便秘与腹泻交替,肠音不整。
肠内容物常混有血液,味腥臭,肠黏膜充血、出血、脱落、坏死,有时可见到假膜并有溃疡或烂斑。
根据舌苔颜色变化、腹泻、粪便中有黏液或脓性物等临诊症状,以及剖检所见肠道变化可做出诊断。
一、如何预防猪胃肠炎
1、加强饲养管理,禁喂发霉变质、冰冻或有毒的饲料;
2、保证饮水清洁卫生;
3、及时驱虫,减少各种应激因素。
二、如何治疗猪胃肠炎
对胃肠炎的治疗应遵循绝食、抑菌、清肠、缓泻止泻、防止脱水及对症治疗的原则。
每日口服磺胺脒5~10mg以消除炎症。也可使用喹诺酮类、先锋霉素、甲砜或氟甲砜霉素。
腹泻不止时内服次硝酸铋、鞣酸蛋白各3~5g,每日2次,也可口服活性炭。
缓泻可用液体石蜡,也可用硫酸钠或人工盐内服。
有出血时,可注射维生素K或止血敏。
脱水严重时,静脉输入葡萄糖和电解质溶液,并使用碳酸氢钠纠正酸中毒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