仔猪白痢

【导读】仔猪白痢的综合防治,本篇详细介绍仔猪白痢是什么原因引起的、仔猪白痢的症状是什么、如何判断仔猪白痢,仔猪白痢的症状及治疗方案;猪场发现仔猪白痢怎么办?仔猪白痢用什么药?这里或许能给您一些帮助!
仔猪白痢

仔猪白痢(White scour of piglets) 由大肠杆菌引起的10~30日龄以内仔猪的常发疾病。临诊症状以下痢、排出灰白色粥状粪便为特征。在剖检上主要为卡他性胃肠炎变化。

仔猪白痢一般是指主要由大肠杆菌引起的,所以又叫仔猪大肠杆菌病。

实际观察中,以一些非细菌性的原因,亦能引起仔猪白痢,这两者互相联系互相影响。细菌性原因,主要是由血清型O8:K88的大肠杆菌引起,066、O115、O141,0149,0149、O2、O45血清型次之。

有的地方与引起仔猪黄痢、猪水肿病的血清型相同。有的地方还有另外一些血清型的大肠杆菌引起。

仔猪白痢的发生,除了上述大肠杆菌外,还与日龄、免疫状态、生理机能、饲养管理及多种应激因素造成的消化机能紊乱有关。

在多种不利因素影响下,仔猪消化道食物分解不全的产物或由于发酵产生低级脂肪酸,刺激肠蠕动加快而引起下泻;病猪消化道机能紊乱,肠道菌群失调,内环境遭到破坏,有害细菌迅速增殖,引起肠道炎症,促使肠黏膜大量分泌,加重腹泻过程。

仔猪白痢在我国各地猪场均有不同程度的发生,能引起病猪死亡及影响生长发育,对养猪业的发展有相当大的影响。

大肠杆菌广泛地存在于养猪环境中,如被粪便污染的地面、水源、饲料及其他物品中,经消化道吃进本菌,如在出生后很短时间内随着吸吮母奶而吃进去。

在正常条件下,这种肠道常在菌不表现致病作用,但在仔猪抵抗力减弱或消化机能障碍时,便可引起仔猪发病、下痢,以至败血症而死亡。有的窝仔猪发病,有的窝发病少或不发病;同一窝仔猪发病也有先后,有轻有重,也有不发病者。

仔猪白痢一年四季都可发生,但一般以严冬、早春及炎热季节发病较多。据笔者观察,在气候突然转变,如下大雪、寒流及暴雨后发病仔猪突然增多,有时不采取治疗措施也可自愈。

仔猪白痢的发生与仔猪日龄有关,主要发生于10~30日龄仔猪,以10~20日龄仔猪发病最多,7日龄以内或30日龄以上发病的较少

母猪的饲养管理和猪舍卫生等多方面的各种不良的应激,都是促进本病发生的重要原因,并可影响病情的轻重和能否痊愈。

病猪主要发生下痢,粪便为白色、灰白色或黄白色,粥样、糊状,有腥臭味。有时粪便中混有气泡。

病猪体温一般不升高,精神尚好,到处跑动,有食欲。及时采取防治措施后常可治愈

如不及时采取处治措施,下痢可逐渐加剧,肛门周围、尾及后肢常被稀粪沾污,仔猪精神委顿、食欲废绝、消瘦、走路不稳、寒战,喜钻卧垫料或挤压成堆。

如并发肺炎则有咳嗽和呼吸加快。若治疗不及时或治疗不当,常经5~6天死亡。也有病期延长到2~3周以上的。病程较长而恢复的仔猪生长发育缓慢,甚至成为僵猪。

总的说来,如能改善饲养管理,及时进行治疗,预后是良好的。

死猪胃黏膜潮红肿胀,以幽门部最明显,上附黏液,胃内充有凝乳块,少数严重病例胃黏膜有出血点。

肠黏膜潮红,肠内容物呈黄白色,稀粥状,有酸臭味,有的肠管空虚或充满气体,肠壁菲薄而透明。

严重病例黏膜有出血点及部分黏膜表面脱落。

肠系膜淋巴结肿大。肝和胆囊稍肿大。

心冠状沟脂肪胶样浸润,心肌柔软。

肾脏呈苍白色。

病程久者可见肺炎病变。

根据本病发生特点、症状、病理变化及结合饲养管理和卫生条件分析,容易做出诊断。

流行病学特点:仔猪白痢大多发生在母猪饲养管理和卫生条件不良的养猪场,以10~20日龄的小猪发病最多,一窝仔猪中陆续发生或同时发生;

一年四季均可发生,但在严冬及炎热季节发生较多;每当气候突然变化时,发病数显著增多。

临诊症状的特征是:排出白色、灰白色的粥状粪便,有腥臭味。

病理剖检变化是:胃肠卡他性炎症。必要时,需做细菌学检查。

一、怎么治疗仔猪白痢?

发现仔猪白痢后,要及时进行治疗,不论采用何种治疗方法,只有在治疗和改善饲养管理的前提下,才能获得良好的效果。

治疗仔猪白痢的方法和药物种类很多,一般大多是抑菌、收敛及促进消化的药物。

由于养猪场的环境卫生及饲养管理不同,以及病仔猪的日龄大小和发病时气候等条件不同,各种药物的疗效也不一致。就是同一药物,在不同的两个猪场治疗的效果也不相同。

对于单纯由于过热、受冷感冒而诱发的下痢,或轻微的消化不良性下痢,若及时发现,改善饲养管理,用收敛药物稍加治疗或不用药物治疗,改善饲养条件,便可恢复健康。

如为细菌性下痢,则须应用杀菌、抑菌的药物,才能有良好的疗效。根据以上具体情况,可以选择庆大霉素,氧氟沙星,阿莫西林等抗生素治疗。

在治疗的同时要加强补液,防止脱水死亡。

二、仔猪白痢的防制措施

仔猪白痢的防治,必须采取综合性的措施,积极改善饲养管理及卫生条件,做好经常性的工作是预防本病的关键。

1、加强妊娠母猪和哺乳母猪的饲养管理,防止过肥或过瘦 母猪饲养管理的好坏,直接影响到仔猪的健康状况。合理调配饲料,使母猪在怀孕期及产后有较好的营养,保持泌乳量的平衡,防止乳汁过浓或过稀。

2、做好产仔母猪产前产后的护理工作 母猪产仔前,将圈舍(产圈)打扫干净,彻底消毒,或用火焰喷灯消毒铁架和地面。母猪乳房用消毒液或温水洗净、擦干。阴门及腹部应擦洗干净。

3、做好仔猪的饲养管理。提早补料,并抓好补料工作。

4、尽量减少或防止各种应激因素的发生。

5、改善猪舍的环境卫生 及时清除粪便,猪舍地面经常保持清洁、干燥;做好防寒保暖或防暑工作;食槽、饮水槽经常刷洗,保持清净。

6、药物预防 在出生仔猪没吃初乳前,给仔猪喂服助消化、抗菌等药物预防。

7、母猪产前15-20天注射大肠杆菌疫苗。

大肠埃希氏杆菌(E.coli)是中等大小(0.4~O.7µm×2~3µm )、两端钝圆的杆菌,散在或成对,不产生芽孢,约50%的细菌具有周身鞭毛,能运动,部分菌株有荚膜,革兰氏染色阴性。大肠杆菌为需氧或兼性厌氧菌,最适生长温度为37℃,最适pH为7.2~7.4。

在普通培养基上生长良好,长出隆起、光滑、湿润的乳白色圆形菌落;在麦康凯和远藤氏培养基上形成红色菌落;在伊红美蓝琼脂上形成带金属光泽的黑色菌落。在SS琼脂培养基上生长不良或不生长。

致仔猪黄痢或水肿病菌株在绵羊血液琼脂培养基上呈β溶血。

所有的菌株能迅速分解包括葡萄糖、乳糖等多种碳水化合物,产酸产气。还原硝酸盐,产生靛基质,不产生硫化氢。MR试验阳性,VP试验阴性,不液化明胶,不分解尿素,不利用柠檬酸盐。某些血清型大肠杆菌还有其特殊的生化反应。

大肠杆菌的抗原结构和血清型较为复杂,根据菌体抗原(O)、鞭毛抗原(H)及荚膜抗原(K)的不同,构成不同的血清型。现已知O抗原有173种,H抗原64种,K抗原103种。血清型用O:K:H表示,如08:K25:H9,08:K88,0166:H27等。

近些年,菌毛抗原也用于血清型鉴定,最常见的血清型K88、K99、987P,现分别命名为F4、F5、F6。在引起人和动物肠道疾病的血清型中,有肠致病性大肠杆菌、肠产毒素大肠杆菌、肠侵袭性大肠杆菌、肠出血性大肠杆菌。O157:H为近年来新发现的肠出血性大肠杆菌。

根据大肠杆菌对人畜致病性不同,分为:

①肠产毒素大肠杆菌,借助于菌毛的附着因子,黏附于小肠黏膜表面生长繁殖,产生耐热和不耐热肠毒素,引起肠炎和腹泻;

②肠致病性大肠杆菌,不产生肠毒素,是引起婴儿腹泻的病原,病原黏附在小肠肠壁细胞表面引起腹泻;

③侵袭性大肠杆菌,不产生肠毒素,能侵袭大肠上皮细胞,引起炎症和溃疡,发生腹泻和血便。

④肠出血性大肠杆菌,是近年新发现的大肠杆菌,主要引起人出血性血便,其主型为O157:H7。

大肠杆菌广泛存在于自然界,在潮湿、阴暗温暖环境中,能存活1个月;在寒冷干燥环境中存活时间更长;在水和土壤中可存活数月之久。

60℃加热15min可杀死,兽医实际中常用的消毒药液和常用浓度作用下,短时间可被杀死

* 本文所涉及医学部分,仅供阅读参考。如有症状,建议以线下兽医,面诊、治疗为准。
  • 索引
  • 什么是仔猪白痢?
  • 仔猪白痢的流行特点
  • 仔猪白痢的临床症状有哪些?
  • 仔猪白痢的病理变化是什么?
  • 仔猪白痢的诊断方法
  • 仔猪白痢怎么治疗及预防?
  • 仔猪白痢是什么病原引起的?
  • 相关百科